| 
	食品冷库的制冷设备是维持低温环境的核心,主要由制冷循环系统、辅助换热系统、控制与保护系统三部分组成,各设备协同工作实现 “吸热 - 散热 - 控温” 的完整循环,确保库内温度稳定。
 
	这类设备是制冷系统的 “动力核心”,通过制冷剂的相变(气态→液态→气态)实现热量转移,是冷库降温的关键。
 
 
	
		
			压缩机:制冷系统的 “心脏”
		 
			
				功能:将蒸发器排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,为后续散热和吸热提供动力,是制冷循环的动力源。
			
				常见类型:
				
					
						活塞式压缩机:适用于中小型冷库(如 1000㎡以下),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但制冷量较小,噪音略高。
					
						螺杆式压缩机:适用于大型冷库(如 1000㎡以上),制冷量大、效率高、运行稳定,可实现无级调节(根据负荷调整制冷量),适合长期连续运行。
					
						涡旋式压缩机:多用于小型冷藏库(如便利店冷柜、小型果蔬库),体积小、噪音低、节能性好,但耐压性较弱,不适合超低温环境。
					
				关键要求:需使用与冷库温度匹配的制冷剂(如冷藏库常用 R404A,低温冷冻库常用 R507A),避免压缩机因制冷剂不兼容损坏。
			
		
			蒸发器:库内 “吸热降温” 部件
		 
			
				功能:安装在冷库内部,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,吸收库内空气热量并蒸发为气态,直接降低库内温度。
			
				常见类型:
				
					
						吊顶式蒸发器:悬挂在冷库顶部,不占用地面空间,适合大型冷库(如物流中转库),冷风通过风机均匀吹向库内,降温速度快。
					
						排管式蒸发器:由金属管(如钢管、铝管)弯曲成排状,安装在冷库墙面或地面,导热效率高、耐低温(可适应 - 40℃以下急冻库),但易结霜,需定期除霜。
					
						搁架式蒸发器:集成在货物搁架中,适合小型冷库(如药品冷藏库、小型速冻库),可直接为搁架上的食品降温,温度均匀性好。
					
				关键要求:需定期除霜(结霜厚度超过 5mm 会降低吸热效率),小型冷库多采用电加热除霜,大型冷库采用热气除霜(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热气融霜)。
			
		
			冷凝器:系统 “散热” 部件
		 
			
				功能:接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,通过散热将其冷却为常温高压液态,为下一轮循环做准备,是热量向外转移的关键。
			
				常见类型:
				
					
						风冷式冷凝器:通过风扇吹过冷凝管散热,无需冷却水,安装灵活(可户外放置),适合中小型冷库(如超市冷藏库、社区配送库),但受环境温度影响大(夏季高温时散热效率下降)。
					
						水冷式冷凝器:通过冷却水循环带走热量,散热效率高、稳定(不受环境温度影响),适合大型冷库(如肉类冷冻库、大型物流冷库),但需配套冷却塔(提供冷却水)和水泵,前期投入较高。
					
						蒸发式冷凝器:结合风冷和水冷优势,通过水蒸发吸热辅助散热,比风冷式节能 30% 以上,适合高温高湿地区的大型冷库,但需定期清理水垢,避免管道堵塞。
					
		
			节流阀(膨胀阀):“降压控流” 部件
		 
			
				功能:将冷凝器输出的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降压、节流,转化为低温低压液态,精准控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流量,确保蒸发器高效吸热。
			
				常见类型:
				
					
						热力膨胀阀:根据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温度自动调节流量,适合中小型冷库,成本低、维护简单。
					
						电子膨胀阀:通过电子信号(如温度传感器信号)精确控制阀门开度,流量调节范围大、响应速度快,适合高精度冷库(如药品冷库、恒温恒湿食品库),但成本较高。
					
				关键要求:需与蒸发器、压缩机匹配(流量、压力需适配),避免因流量过大导致压缩机液击(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,造成设备损坏)。
			 
	这类设备虽不直接参与制冷循环核心环节,但能提升系统效率、避免故障,是冷库稳定运行的 “辅助保障”。
 
 
	
		
			储液器:制冷剂 “储存与缓冲” 部件
		 
			
				功能:安装在冷凝器和节流阀之间,储存未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,调节系统内制冷剂的用量(如冷库负荷低时储存多余制冷剂,负荷高时释放),同时分离制冷剂中的杂质和水分,保护节流阀和压缩机。
			
				关键要求:容积需与制冷系统匹配(通常为系统制冷剂总量的 30%~50%),避免因容积过小导致制冷剂不足,或过大造成系统效率下降。
			
		
			油分离器:“分离制冷剂中的润滑油” 部件
		 
			
				功能:压缩机运行时会有少量润滑油混入制冷剂,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,将润滑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并送回压缩机,避免润滑油进入蒸发器影响吸热效率,或进入冷凝器堵塞管道。
			
				关键要求:需定期排放分离出的润滑油(避免油位过高影响分离效果),大型冷库的油分离器需配套油位控制器,实现自动排油。
			
		
			干燥过滤器:“过滤杂质与水分” 部件
		 
			
				功能:安装在冷凝器和节流阀之间,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(如金属碎屑、灰尘)和水分,防止杂质堵塞节流阀、水分与制冷剂反应生成酸性物质(腐蚀管道和设备)。
			
				关键要求:需定期更换滤芯(通常每 6~12 个月更换一次),尤其在系统维修后(如更换压缩机、管道焊接后),需及时更换以清除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杂质。
			 
	这类设备是制冷系统的 “大脑”,负责监测温度、调节设备运行,并在异常时触发保护,避免设备损坏和食品变质。
 
 
	
		
			温度控制系统
		 
			
				核心部件:库内温度传感器、温度控制器(如 PLC 控制器)、电磁阀。
			
				功能: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库内温度,将信号传至控制器;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,控制器启动压缩机和风机,电磁阀打开(制冷剂进入蒸发器);温度低于设定值时,控制器停机,电磁阀关闭,实现自动控温(精度通常为 ±1℃)。
			
				关键要求:大型冷库需分区设置温度传感器(如不同货架区域),确保库内温度均匀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食品变质。
			
		
			安全保护装置
		 
			
				高压保护:当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(如冷凝器散热不良)时,自动停机,防止压缩机损坏。
			
				低压保护:当蒸发器吸气压力过低(如制冷剂泄漏)时,自动停机,避免压缩机因缺制冷剂空转过热。
			
				过载保护:当压缩机、风机电机电流过大(如电机故障、电压异常)时,自动断电,保护电机。
			
				防冻保护:用于冷藏库蒸发器,当蒸发器温度过低(接近 0℃以下,可能结霜过厚)时,启动除霜装置,避免蒸发器冻裂。
			 |